收藏本站 会员登陆 在线注册
专题系列(二)| 血常规,基层老师这些建议你必须知道 本页位置  >  主页  >  血细胞分析系统化   >>返回上页


点击可阅读原文,享受更好阅读体验


首先要明白:

血常规检验虽不是什么特异性的实验,也不是多么复杂的实验,但由于血液不断的在全身循环,流经身体各个重要器官,渗透到各组织中,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调节和维护人体各处机能活动和内外环境的平衡,人体各部位稍有异常改变,都会由血液携带其各种信息传达出来,故检查血液中各种细胞成分的量和质的变化即可协助判断肌体各种组织器官的病变情况。


❖血常规是临床医生诊断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贫血及药物副作用监测等。更好帮助临床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合理用药、评估诊断的正确性及开拓临床思维。所以检查所花的几十块,给患者带来的利益可远不止这个价。






白细胞数目(WBC)、中性粒细胞数目(Neu)、淋巴细胞数目(Lym)、嗜酸细胞数目(Eos)、红细胞数目(RBC)、血小板数目(PLT.

 

中性粒细胞比例(Neu%)、淋巴细胞比例(Lym%)、嗜酸性细胞比例(Eos%.

 

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血红蛋白浓度(MCHC.

 

血红蛋白(HGB.



白细胞增高(↑)

①>3010^9/L,重症感染或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如果考虑此感染,需要降阶梯疗法选择抗生素,治疗后复查血常规。进一步作骨髓穿刺或血液科会诊排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3010^9/L.首先:感染引起。一般以细菌感染为主,需要结合中性粒细胞。判断感染部位,经验性用药同时积极作细菌性检查。分泌物(血)培养+药敏。其次:应激性可能。找不到感染部位情况下,去除应激源,复查血常规可以短期内下降或恢复正常。

白细胞降低(↓)

见于伤寒或其他细菌感染;白血病及肝硬化;药物副作用,治疗甲亢药物。

红细胞降低(↓)

主要鉴于贫血性疾病。

红细胞增高(↑)

主要代偿性增高,血液浓缩。

血红蛋白(↓)

主要见于贫血。指导是否需要输血治疗贫血。

血红蛋白(↑)

主要见于代偿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

血小板数目降低(↓)

白血病,肝硬化及溶血等。

血小板数目增加(↑)

血液浓缩或继发性增高,容易发生血栓性疾病危险。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主要见于寄生虫感染,过敏等。

淋巴细胞增高(↑)

多见于病毒感染。



1.白细胞数目、中性粒细胞均升高:考虑感染性性疾病。注意感染部位及本地区经验性选择抗生素,同时根据分泌物(血)培养+药敏。若腹痛患者,了解腹痛部位,尤其右下腹疼痛,注意麦氏点压痛检查,必要请外科会诊协助诊疗。


2.白细胞数目降低、淋巴细胞增高需要警惕病毒感染。


3.嗜酸细胞数目及嗜酸性细胞比例均增高:警惕寄生虫感染及过敏可能。前者需要了解有无生吃食物习惯。必要作寄生虫相关检查进行诊疗。


4.血红蛋白数目、红细胞数目、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红蛋白浓度均降低:见于小细胞低色素贫血,以缺铁性贫血为主。血红蛋白数目及红细胞降低,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红蛋白浓度正常:造血系统及急性失血性贫血。红细胞数目及血红蛋白降低,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红蛋白浓度增高:见于大细胞性贫血。如巨幼细胞性贫血。


5.白细胞数目、红细胞数目及血小板数目降低:多见于肝硬化及白血管。了解有无慢性肝炎及饮酒史等肝脏疾病危险因素。需要体查及腹部B超,必要时上腹部ct平扫+增强。后者需要骨髓穿刺协助诊断。


6.红细胞数目及血红蛋白降低:结合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评估贫血程度,是否需要急诊输血,了解贫血病因及再出血的风险



 需要结合病史、体查及动态复查或其他必要辅助检查协助诊断;


▐ 注意老人及儿童免疫力低下者或发病前使用激素患者:可能凭血常规表现不出感染,需要临床医生综合病史及体查,其他辅助检查综合评估。


▐ 白细胞不升高,肺部听诊有湿罗音患者,还得注意是否心力衰竭。感染是心力衰竭的诱因;但诊断心力衰竭需要考虑病因诊断。作胸片协助诊断。


▐ 儿童:4-6天前、4-6岁后一般中性粒细胞大于淋巴细胞提示细菌感染可能;4-6天至4-6岁中性粒细胞低于淋巴细胞提示感染可能。


▐ 嗜酸性粒细胞及比例升高,尤其注意寄生虫感染。结合流行病学史及相关检查协助诊断;


▐ 骨髓穿刺在贫血及血液系统疾病诊断中重要价值;


 药物所致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需要定期复查。


 痰培养至前必须痰涂片,了解有无分泌物是否污染情况;


▐ 肝硬化患者在未用升血小板药物,短时间出现血小板正常,警惕肝癌。需要做甲胎蛋白,腹部B超及上腹部CT平扫+增强,必要肝穿刺活检。


▐ 考虑血液系统疾病,最好人工了解细胞形态及数目。排除假阳性情况